IM電競新聞 IM News
新聞源 財富源IM電競網址
農產品的終極消費在餐桌。然而無論是饅頭、包子、面條還是莜面魚魚、蕎面貓耳朵、紅面插尖,對于山西80后、90后的年輕人來說,這樣的主食卻大多是會吃不會做。 一份數據顯示,我國每年消費的饅頭、面條總產值達2000億元。值得關注的是,相比發達國家的70%,我國的主食產業化率只有15%。這意味著,主食加工業蘊藏著農業產業化的巨大利潤空間。 隨著經濟發展,我國城鄉居民主食制作方式已經從家庭自制為主向工業化和社會化供應轉變,“為80、90后做什么飯”成為山西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吸引消費者舌尖的一個課題。 2012年以來,做中國北方雜糧主食廚房成為山西破解這個課題的一個解:兩年來,山西小雜糧主食加工業快速發展,目前已經有12家企業躋身全國主食加工示范企業,年銷售收入超過20億元。 放在全國市場的天平上稱一稱,山西農業產業的比較優勢是小雜糧。據調查,山西小雜糧目前有豆、麥、粟、薯、黍5大類20種,種植面積近年來維持在1500萬畝左右,約占全國的1/10。谷子、蕎麥和燕麥等小雜糧的面積、產量均居全國前列。 優勢背后難掩小雜糧王國的窘境:從2000年到2010年,十年間山西小雜糧的種植面積“縮水”500萬畝,總產減少10億公斤。近年來隨著雜糧產業化的發展,這一下降趨勢才有所改變。 隨著溫飽問題的解決,如何吃出健康成為城鄉居民消費主要需求。小雜糧以其膳食纖維素豐富和保健性功能成為人們主食餐桌上的新寵。 但是,山西小雜糧產業由于長期粗放式發展,賣原糧成為產業的主要銷售方式,但是卻難為了城里人;此外,產業化進程緩慢,深加工產品較少,缺乏規?;髽I的拉動,導致了很多雜糧食品僅局限于風味小吃,未進入三餐主食。許多深受消費者喜愛的雜糧主食和制品,其生產技術裝備多停留在小作坊、小規模,生產自動化和標準化程度低,產品品質難以保障,摻雜使假現象普遍,嚴重制約了傳統雜糧食品產業的傳承與發展。 2012年以來,山西雜糧產業確立了雜糧主食工業化的發展路徑,并逐步對現有雜糧生產工藝進行升級改造和引進現代食品加工技術,深入挖掘民間傳統雜糧主食獨特配方及工藝,注重營養性、功能性產品開發,推動了雜糧主食加工技術、裝備自主研發和推廣應用,雜糧主食產業有了快速發展的兩年。 兩年中,企業成為承擔山西小雜糧產業化的驅動力量;企業成為主體,政府只做兩件事——規劃引導、服務協調。 有雜糧廚房的資源稟賦優勢,有直接面對京津城市群的市場優勢。共識之后是行動。 2011年,山西省副省長郭迎光提出,發展特色農業產業,用產業翻番來支撐富民增收。 2012年,山西啟動雜糧產業振興計劃,優化品質結構IM電競網址,培育龍頭企業,建設生產基地,重點發展優勢雜糧。同時,《山西省特色食品行業調整振興實施方案》出臺,提出振興和壯大山西省特色食品行業,推進食品工業盡快成為山西新的支柱產業。 隨后,山西省農業廳做出雜糧加工產業布局:晉北重點發展燕麥涼面等小雜糧復合面制品,熟食制品等主食化營養食品;東西兩山重點發展小雜糧月餅、餅干、早餐餅等即食食品和休閑食品,推廣生產小雜糧生物營養素等高附加值產品。 作為配套,山西公布了《特色農產品產業支撐項目指導目錄》,捆綁5億元財政資金給予項目貼息,將主食加工業納入項目建設,搭建銀企合作平臺積極組織金融單位支持企業信貸資金;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為重點企業引進資金技術和人才;連續2年投入資金,對雜糧主食加工企業展示展銷予以補助。 IM電競注冊 政府引導、政策發力,一批規模大、思路新的食品加工龍頭企業孕育而生,紫團、雙合成、六味齋、億家康、億佳美、谷之愛等知名企業探路主深加工,塑造了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核心技術的知名主食品牌。 2013年,農業部在全國啟動“主食加工業提升工程”,并將山西作為主食加工試點省份。2014年,山西12個全國主食加工示范企業漸入佳境。 太行山最南端的山西壺關以生態秀美和太行山大峽谷著名。太行山大峽谷有一處著名的風景是紫團山,該地出產的紫團參則名列黨參的上品。 2011年,山西紫團公司——一家山西最早投入工廠化食用菌的企業,開始依托臺灣研發團隊創新百素珍雜糧包子。該項目因為和政府的前期預想規劃幾乎同步而備受山西農業產業高層關注。 2012年,該公司引進了10萬噸的冷凍雜糧菌菇包子生產線,兩年來的研發和市場開拓,已經完成了上黨地區的市場布局,每天銷售額已經穩定在10萬元?!鞍偎卣洹彼匕右驗槭侵魇澈透笔车臓I養疊加而一躍成為上黨地區餐桌上的新寵兒。 IM電競注冊 太原市六味齋公司是山西目前最大的低溫肉制品加工企業,也是一個有兩百年歷史的老店。2012年,六味齋投資5000萬元在右玉建設了20萬畝有機雜糧生產基地,研發出雜糧米面粉IM電競網址、雜糧方便速凍食品、雜糧主食3大類2000多個產品,諸如蕎面貓耳朵等許多高難度雜糧主食加工都已經實現工業化生產,同時在清徐縣投資建設的廠房也投入使用,加工能力突破1.5萬噸;300個好主婦連鎖便利店深入太原市的大街小巷,覆蓋了城區的主要居民區。這一轉型為六味齋的銷售增加了4億元。 雙合成也是“中華老字號企業”,該公司以月餅、中點、西點等產品的全機械化流水作業及無菌封閉生產為主營業務。2007年,該公司在試水早餐工程中初嘗主食產業的甜頭,2013年該公司的月餅銷售市場遇冷,而主食加工產業5億元的銷售收入彌補了月餅市場的“損失”,這堅定了該公司進軍雜糧主食加工產業的信心。 山西省農業廳農產品加工局局長李岳峰說,下一步山西將加大扶持力度,實現雜糧產業規模數量擴張向質量提升和結構優化方向轉變,由資源簡單消耗向技術升級和品牌戰略方向轉變,由分散無序發展向產業化和集聚區方向轉變,做特、做精、做大、做強雜糧主食加工業。 明天誰來做飯?政策扶持、企業引領、產業化推進,山西雜糧主食加工產業的目標和路徑越來越明晰。